• 市医保定点单位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基地
  •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员单位
  • 敬老工作先进社区单位
  •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会员单位
  • 诚信创建企业
  • 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公益项目定点医院
  • 浦东新区文明单位
  • 当前位置: 上海徐浦中医医院 > 中医科 > 高血压 >

    高血压应该怎么办?送你7个降压方法试试看

    难道不是说一旦得了高血压就要吃药?怎样才能不服用降压药,使血压达到接近正常水平?下面七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刚刚出现的高血压患者来说,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血压水平。

    血压高该怎么办把7种降压方式送您试试。

    01健康饮食。

    许多人认为医生的生活习惯非常健康,养生,实际上医生只是一种职业。这个从小养成的饮食习惯,即使后来上了医学院,学了许多医学知识,也很难改变。

    调整饮食结构,将面食减少近一半,同时增加窝头、红薯、豆类、南瓜、小米、玉米等粗粮所占的比例;每天甚至每餐都强迫自己多吃蔬菜,每天要吃一个水果。

    调查表明,以蔬菜、水果、粗粮和杂粮为主食,可以使高血压病人的血压降低10mmHg。膳食结构的变化,是导致血压下降的重要因素。

    02低盐低盐。

    众所周知,高盐饮食对血压有较大影响,甚至是高血压形成的重要因素。现在,我国人均每日盐摄入量为10-12g,而一个健康人每天的盐摄入量不到5-6g,可以说大多数国人的盐摄入量超过标准。

    降低钠摄入量,有助于血压下降5~6毫米汞柱。降盐、低盐对降血压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血压高该怎么办把7种降压方式送您试试。

    03坚持锻炼。

    这一对疾病的清醒认识也许是相对于其它职业而言,医师职业的“职业优势”。事实上,运动习惯一旦形成,就不会感到特别困难,可见,给自己养成一个好习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多么重要。

    每星期进行至少30分钟的有氧锻炼,每次3-5天,这样可以使血压下降5-8mmHg。不但针对高血压,坚持锻炼对许多慢性疾病都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04控制体重。

    三个月来健康饮食,坚持锻炼,体重由原来的150斤逐步下降到140斤,而且体重的下降也很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事实上,对绝大多数超重或者肥胖患者来说,最好的减肥控制方法是“健康饮食+坚持锻炼”。只有少数人管不住自己或者其他原因的肥胖人士,需要通过药物或手术的方法来达到减肥目的。

    体重减掉2斤,血压可下降1mmHg左右。减肥,是保持身体健康的一种重要方式。

    血压高该怎么办把7种降压方式送您试试。

    05戒酒。

    正如饮食习惯一样,医生们只有在健康受到威胁时才能做到不喝酒。但是自从发现高血压后,彻底戒掉了酒瘾,就连过年这一阵子也坚决做到了滴酒不沾,决心似乎真的不小。

    有人说喝酒可以降低血压,这绝对是100%的谣言!小量饮酒,在6个小时内,一部分人的血压可以稍微降低,但长期少量饮酒,血压会轻微上升,大量饮酒,血压会大幅上升。

    酗酒不仅会使血压升高,而且会降低血压药的效用,甚至会增加不良反应或副作用的风险。因此戒除酒精,对恢复正常血压至关重要。

    06禁止吸烟。

    血压升高前,几乎每天大约10支烟的量;这次“降血压战役”,他终于正视了这个恶习对健康的影响,坚决戒掉了烟,还开玩笑说:总算找个借口劝自己戒烟。

    停止吸烟不仅可以帮助你恢复血压,而且可以减少患心脏病和肺癌的机会。抽烟有害健康,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

    尽量不要熬夜,减少精神压力。

    在医生这一职业中,夜猫子占主导地位,因为大多数年轻医生会轮流上夜班,经常睡到很晚,甚至需要半夜起来检查病人,或者收治病人,抢救病人。

    检查出高压线后,将其调到门诊部工作,暂时不参与科里夜班值班;回家后还能保持按时作息,加上暂时告别夜班工作,整个人的压力也小了很多,睡眠质量也变好了。

    充足的规律、优质的睡眠和舒缓压力,都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因此不熬夜,压力小,也是降低血压成功的重要环节。

    总而言之,高血压人,无论是否达到服用降压药的程度,一定要长期坚持以上七点,这些都是预防、控制高血压的基础;即使是少数人,通过改变和维持这些生活习惯,也可以使血压回到正常水平。

    服务导航

    • 徐浦医院位置
    • 徐浦楼层位置
    • 徐浦预约通道
    • 徐浦就诊流程
    • 徐浦医生门诊
    • 徐浦在线沟通

    健康热线:021-6685 5555
    地址:浦东新区上南路4091号(近凌兆路)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00970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20585号-19
    医疗备案:沪卫(中医)网审【2014】第20013号
    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