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特、门慢指医保中的门诊特殊病种和门诊慢性病种,是针对需长期门诊治疗、费用较高疾病推出的报销政策,患者通过备案后,可享受更高比例的门诊费用报销,减轻经济负担。
①门慢特病包括哪些病种?
以下是常见的可享受门诊慢特病待遇的疾病类别及示例(具体以当地医保目录为准):
一、常见慢性病(门诊慢性病)
高血压合并并发症
如高血压Ⅲ级(极高危)、合并心脑肾损害等。
糖尿病合并并发症
糖尿病伴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
心脑血管疾病
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脑卒中后遗症、慢性心力衰竭等。
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支气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
其他慢性病
肝硬化(代偿期或失代偿期)、慢性肾功能不全(非透析阶段)、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二、特殊疾病(门诊特殊病)
恶性肿瘤
肺癌、乳腺癌、肝癌、白血病等,涵盖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费用。
严重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癫痫等,需长期服药控制。
终末期肾病
尿毒症透析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
罕见病
渐冻症(ALS)、戈谢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MA)、苯丙酮尿症等,部分特效药已纳入医保。
传染性疾病
结核病(含耐药结核)、艾滋病、慢性肝炎(乙肝、丙肝)等。
其他特殊疾病
血友病、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症、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硬化症)等。
三、儿童专项疾病
先天性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白血病、血友病等。
遗传代谢病
如苯丙酮尿症、甲基丙二酸血症等。
各地的门诊慢特病病种目录并不一样,也不会一成不变。同时各地对于每种疾病都有严格的认定标准,比如某地规定高血压需要有高血压病史引起的心、脑、肾、主动脉并发症之一才符合认定条件,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都可以哦。
大家如果想知道某个病在不在门诊慢特病目录,是否符合认定标准,可以咨询当地医保经办机构。
②门诊慢特病认定怎么办理呢?
门诊慢特病资格认定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线上办理:
参保人可通过相关的公众号或其他线上平台,在线提交门诊慢特病的申办材料,并可随时查询办理进度及办理结果。
二、定点医院办理:
对于申办如恶性肿瘤门诊治疗、尿毒症透析治疗等特定病种的,可直接到指定的医院即时办理。需注意,各医院仅办理定点在本院的门诊慢特病。
三、医保工作站办理:
参保人可选择就近的医保工作站进行办理。
四、医保经办机构办理:
此外,参保人也可选择到就近的医保经办机构进行办理。
在申报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时,需提供以下材料:
近期一寸照片2张;
近三年门诊病历原件;
近次住院的出院记录;
近次住院病历复印件;
近三年检查和生化检测结果原件;
医疗保险证、身份证。
办理了门诊慢特病医疗资格的参保人,能享受相应的医保待遇,具体待遇标准根据地区和政策有所不同,但通常会包括一定的起付线、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等规定。
总的来说,门诊慢特病资格认定的方式灵活多样,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最便捷的办理途径。在办理过程中,确保提供完整、真实的申报材料是顺利获得资格认定的关键。
③门诊慢特病报销流程
一、确保已经办理报销资格认定
门诊慢特病报销前,需要确保已经通过了相关的报销资格认定。这一认定通常由医疗保险基金会、当地卫生部门或相关机构进行,具体流程可能因地区而异。认定通过后,患者即可享受门诊慢特病的报销政策。
二、保存相关发票和明细
患者在门诊就医过程中,应妥善保存好门诊发票、处方明细等相关材料。这些材料是后续报销的重要依据,务必确保完整无误。
三、前往指定机构进行报销
持相关证件和发票前往医院的医保窗口进行报销。在前往报销前,建议提前咨询医院医保窗口的工作人员,了解具体的报销流程和所需材料,以确保报销的顺利进行。
也可以选择前往当地的社保中心、医疗保险基金会或其他相关机构进行报销。同样,在前往之前应提前咨询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了解报销的具体要求和流程。
四、注意报销比例和上限
不同的慢病、特病有不同的报销比例和上限,具体的报销标准应根据当地政策来确定。因此,在进行门诊报销时,务必了解清楚自己所患疾病的报销比例和上限,以避免因不了解政策而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
总的来说,门诊慢特病申报成功后的报销流程包括办理报销资格认定、保存相关发票和明细、前往指定机构进行报销以及注意报销比例和上限等步骤。具体操作时,应根据当地政策和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如有疑问,建议及时咨询当地医保局或社保中心的工作人员。
④门诊慢特病可以跨省直接结算吗?
参保人员办理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资格认定后,再办理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在已开通相应门诊慢特病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可以医保直接结算。
跨省门诊慢特病结算开通地区及定点医疗机构信息,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微信小程序或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实时查询。
参保人完成异地就医备案后,可以登录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微信小程序,在“异地备案”服务专区,查询服务下的“异地就医更多查询”,选择“门慢特资格”,查询自己的门诊慢特病资格认定信息,以及按照参保地要求选择的门诊慢特病就诊的定点医疗机构信息。
⑤哪些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能够跨省直接结算?
目前,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稳定运行,在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统筹地区全覆盖的基础上,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实现了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的跨省直接结算。
注:目前本院已开通跨省异地门诊-门慢特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炎、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强直性脊柱炎)就医直接结算。
⑤门诊慢特病报销比例与限额
报销比例:普遍高于普通门诊,例如部分城市门特报销比例可达80%-90%,普通门诊仅50%-60%。
年度限额:根据病种不同设置上限,例如恶性肿瘤可能不设限额,高血压合并症可能限额5000元/年。
异地就医:需提前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报销比例可能低于参保地。
⑥哪些门诊费用暂时不能直接结算?怎么办?
考虑到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报销水平一般不同,为了避免影响参保人待遇水平,减少定点医疗机构反复退费重结的事务性负担,以下两种情况仍然需要参保人回参保地手工报销:
一是如果本次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没有开通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所有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都不能实现跨省直接结算,注意不要按照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需按参保地规定在定点医疗机构全额自费结算后,回参保地手工报销。
二是如果本次就医的定点医疗机构开通了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但是参保人的门诊慢特病不属于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也不能实现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注意也不要按照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需按参保地规定在定点医疗机构全额自费结算后,回参保地手工报销。跨省异地就医参保人一定要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查询自己的门诊慢特病资格认定信息,对自己能够享受的门诊待遇了解清楚。
(文章来源:39健康等网络健康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