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上海徐浦中医医院 > 中医肿瘤科 >
咱们的肝脏是个沉默的器官,临床上,经常会有患者提出疑问:“我每年都会体检,为什么还是会得肝癌?”“肝癌早期真的发现不了吗?” 今天我们来一起揭开肝癌这位 “沉默杀手” 的伪装。
肝癌为何可逃脱每年体检的监控?
肝脏有 “哑巴器官” 的称号,即使正常的肝细胞只剩 30%,肝脏受损严重也不影响身体的各种代谢活动,而且往往又不会表现出任何不适症状,机体可以维持正常运作。部分时候,由于肝功能检测表现的是抽血时肝功能状态,如果抽血时肝功能无明显受损,可能不会发现肝癌的有用线索。
上海徐浦中医医院的张晖医生指出,很多人以为肝功能检查正常,肝脏就没问题,这是错误的认知。肝功能检查主要反映肝脏的代谢、合成等功能,无法直接检测出肝癌。比如,一些早期肝癌患者,肝功能指标可能完全正常。这是因为肝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少量肝细胞受损,其他肝细胞会 “加班加点” 工作,维持肝功能正常运转。
早期肝癌为什么不会痛?
肝癌的疼痛有两个重要的特点:第一个是小肝癌的时候不疼,大肝癌才会痛。第二个特点是不痛的时候可能会被根治,痛的时候往往已经发展到了晚期。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肝脏是没有痛觉神经的,肝癌很小的时候在肝脏里边生长,人是感觉不到任何的疼痛的。所以如果不做定期的复查,是不会发现小肝癌的。一旦肝癌长得特别大,直径在 10 厘米以上时,它才有可能会因为肝脏体积的增大,而使得包在肝脏外面的那层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肝包膜被撑开。而肝包膜上是有痛觉神经的,所以肝包膜被撑开的时候,就像一个气球里面的气越灌越满的时候,那么它表面的张力就会越来越大,那么它的疼痛就会越来越强烈,那个时候肝癌已经是相对比较晚期的大肝癌了。
如何才能早期发现肝癌呢?
标记物的联合检测是早期筛查小肝癌的有效且经济的策略,为众多指南所推荐。常用的血清标志物有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异常凝血酶原。
甲胎蛋白(AFP)
血清 AFP 是当前诊断肝癌和疗效监测常用且重要的指标。
优点:普遍适用,应用广泛,阳性率 60%-70%,操作方便,价格低。
缺点:早期肝癌阳性率低 30%-40%,特异性不高,生殖细胞肿瘤、慢性乙肝及肝硬化均可升高,晚期肝癌有的并不高。
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
AFP-L3% 来源于癌变的肝细胞,是一种和肝癌高度相关的 AFP,诊断肝癌的特异性高达 95%。AFP 及其异质体 L3,是诊断原发性肝癌(HCC)的重要指标。约 30% 的肝癌患者 AFP 正常,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可联合检测异常凝血酶原等。AFP-L3%+DCP 可提高 AFP 阴性患者肝癌的检出率,可应用于筛查、诊断、预后和疗效评价。
异常凝血酶原(DCP)
异常凝血酶原,又名维生素 K 缺乏或拮抗剂 -Ⅱ 诱导蛋白(PIVKA-Ⅱ),是肝癌的肿瘤标志物。
张晖医生建议,对于肝癌高危人群,如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者、肝硬化患者、长期酗酒者、有肝癌家族史者等,除了常规体检项目外,应增加甲胎蛋白、肝脏超声等针对性检查,必要时进行 CT 或 MRI 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肝癌。一般来说,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进行一次筛查。
健康热线:021-6685 5555
地址:浦东新区上南路4091号(近凌兆路)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00970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20585号-19
医疗备案:沪卫(中医)网审【2014】第20013号
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