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上海徐浦中医医院 > 妇科 >
“很多女性被月经量忽多忽少、周期紊乱困扰,尝试过调整作息、食疗却没效果 —— 其实这类问题多与‘胞宫失养、气血失衡’有关,用‘调经养宫膏方’坚持调理 2 个月,能从根源改善体质,让经期逐步规律。” 徐浦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陈锦黎指出,月经量与周期的稳定,依赖气血充足与胞宫功能正常,膏方能通过 “调气血、养胞宫” 双管齐下,解决经期紊乱问题,而非单纯 “止血或催经”。
月经量忽多忽少、周期乱,根源在 “气血 + 胞宫” 失衡
陈锦黎专家解释,中医认为月经的正常与否,与 “气血充盈” 和 “胞宫濡养” 密切相关,这两大因素失衡会直接导致经期紊乱:
气血失衡是 “直接诱因”:气血不足时,血海充盈不稳定,可能导致经量减少、周期推迟;气血瘀滞时,经血排出不畅,易出现经量忽多(瘀滞突然疏通)忽少(瘀滞堵塞)、周期紊乱;若气虚不能固摄经血,还可能导致经量突然增多、经期延长;
胞宫失养是 “根本原因”:胞宫是月经生成的 “场所”,若肝肾亏虚(肾主生殖、肝主藏血),无法为胞宫提供充足濡养,会导致胞宫功能减弱,无法规律调控月经,表现为周期忽前忽后、经量波动大。
单纯调整表面习惯难以解决根源问题,需通过膏方温和调理,逐步恢复气血与胞宫的平衡。

“调经养宫膏方”,2 个月调好经期的核心逻辑
“调经养宫膏方” 针对 “气血失衡 + 胞宫失养” 的核心问题,通过 “补、调、养” 三步,坚持服用 2 个月,帮助经期逐步规律:
1. 第一步:补气血,稳血海
膏方以 “气血双补” 为基础,搭配适配药材:
补血:用当归、白芍、熟地、阿胶等药材,补充血海容量,改善因气血不足导致的经量少、周期推迟,让血海充盈更稳定,经量逐步恢复正常;
补气:加入黄芪、党参、白术等成分,增强气血运行动力,同时补气固摄经血,避免因气虚导致的经量突然增多、经期延长;
气血充足且运行顺畅,能为月经规律打下基础,服用 1 个月左右,经量忽多忽少的情况会明显改善。
2. 第二步:养胞宫,强调控
针对胞宫失养,膏方重点调理肝肾,搭配滋补药材:
滋肾:补充肾精,增强肾对生殖功能的调控,为胞宫提供 “源头滋养”;
养肝:疏肝理气、滋养肝血,避免肝气郁结导致的气血瘀滞,改善胞宫周边气血循环;
胞宫得到充足濡养后,功能逐步恢复,能更规律地调控月经周期,服用 2 个月左右,周期忽前忽后的情况会逐步缓解,慢慢趋近 28-35 天的正常范围。
3. 第三步:调循环,防反复
膏方还会搭配少量活血化瘀、理气通络的药材,疏通胞宫周边瘀滞的气血,避免经血排出不畅导致的经量波动;同时通过理气成分,改善情绪波动对月经的影响(情绪不畅易加重肝气郁结,导致经期紊乱),帮助经期稳定,减少调理后反复的可能。

服用膏方 2 个月,3 个注意事项要做好
按周期服用,不随意停:膏方需遵循月经周期服用,通常经后开始(避开经期,避免影响经血排出),每天 1 次(1 小勺温水冲服),连续服用 2 个月(覆盖 2 个月经周期)—— 第一个周期重点补气血,第二个周期重点养胞宫,坚持满 2 个月才能让调理效果更稳固;
先辨证再定制,不盲目用:每个人气血失衡与胞宫失养的程度不同(如部分人偏重气血瘀滞,部分人偏重肝肾亏虚),需先找陈锦黎专家辨证,根据个人症状(如经量波动幅度、周期紊乱频率)定制专属膏方,避免通用膏方效果不佳;
配合生活调护,效果翻倍:服用期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耗伤肝肾),经期注意保暖(避免生冷刺激加重气血瘀滞),少吃辛辣、油腻食物(避免影响气血运行),同时保持情绪舒畅(避免肝气郁结),让膏方效果更好地发挥。
若经期紊乱伴随严重痛经、经量过多(需用很多卫生巾)或过少(点滴即净),建议先做妇科检查,排除器质性问题后再用膏方调理。若你受月经量忽多忽少、周期乱困扰,可预约徐浦中医医院陈锦黎专家门诊,定制 “调经养宫膏方”,坚持 2 个月,让经期慢慢变规律。
(文章来源:39健康等网络健康科普平台)健康热线:021-6685 5555
地址:浦东新区上南路4091号(近凌兆路)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00970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20585号-19
医疗备案:沪卫(中医)网审【2014】第20013号
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