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上海徐浦中医医院 > 中医膏方 >
不少人秋冬吃膏方进补,却总觉得 “没效果”—— 有的吃了上火口干,有的吃了腹胀不消化,甚至有人觉得身体状态反而变差。对此,上海徐浦中医医院特聘名中医田俊指出,喝膏方没效果,并非膏方本身不好,核心是没根据自身 “体质” 定制,盲目跟风吃通用膏方,自然难以契合身体需求,甚至可能引发不适。
为何 “体质不对”,膏方就没效果?
田俊医生解释,中医进补讲究 “辨证施补”,膏方的核心价值在于 “一人一方、贴合体质”。若忽视体质差异,直接选择通用膏方(如盲目吃温补类膏方),会出现两种问题:
不对症无效果:比如气虚体质者吃了侧重滋阴的膏方,或湿热体质者吃了温补的膏方,膏方功效与身体需求相悖,自然难以改善不适;
错补致不适:阳虚怕冷者吃了寒凉性质的膏方,会加重畏寒、腹泻;阴虚火旺者吃了人参、鹿茸等温补膏方,会引发上火、失眠,反而损伤身体。
田俊医生强调,膏方的 “效果” 源于对体质的精准匹配,而非膏方食材的贵贱,辨对体质是吃对膏方的第一步。
田俊医生拆解:4 类常见体质,膏方选择大不同
要让膏方发挥作用,需先明确自身基础体质,再对应选择适配膏方:
气虚体质(易疲劳、少气懒言):适合 “益气健脾” 类膏方,可配伍黄芪、党参、山药等药材,补充身体元气,改善乏力;避免寒凉、滋腻膏方(如含麦冬、熟地过多),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阴虚体质(口干咽燥、手足心热):需选 “滋阴润燥” 类膏方,搭配麦冬、玉竹、百合等,缓解阴虚内热;忌吃人参、肉桂等温补膏方,否则易引发上火;
湿热体质(舌苔黄腻、腹胀口苦):这类体质不适合直接吃滋补膏方,需先通过 “清湿热” 的 “开路方” 调理(如用茯苓、薏米、茵陈煮水),待湿热消退后,再根据改善情况选择清淡的调理膏方;
阳虚体质(畏寒怕冷、手脚冰凉):适合 “温阳散寒” 类膏方,可加入生姜、桂枝、鹿茸(少量)等,温补阳气;避免含生地、玄参等寒凉药材的膏方,以免加重阳虚症状。
想让膏方有效,田俊医生给 3 个关键建议
先找专业医生辨证:吃膏方前,务必找中医(如田俊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判断体质,明确是否适合吃膏方(如急性病发作期、感冒发烧时不适合),再定制专属膏方,不盲目购买成品膏方;
重视 “开路方” 作用:若脾胃虚弱、体内有湿热或痰湿,可先服用 1-2 周 “开路方”(温和的调理汤剂),改善脾胃功能、清除体内 “浊气”,为膏方吸收打下基础,避免 “虚不受补”;
按要求规范服用:膏方需按医嘱控制剂量(通常每日 1-2 次,每次 15 克左右),用温水冲服;服用期间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及浓茶,规律作息,让身体更好地吸收膏方营养。
【上海膏方医院】膏方是 “慢调理” 的过程,通常服用 1-2 周后才会逐渐显现效果,不可急于求成;若服用期间出现明显不适(如上火、腹泻),需及时停用并咨询医生调整配方。“吃膏方的核心是‘对体质’,选对了膏方,才能真正达到补虚扶正、调理身体的效果,盲目进补反而适得其反。”
(文章来源:39健康等网络健康科普平台)健康热线:021-6685 5555
地址:浦东新区上南路4091号(近凌兆路)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00970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20585号-19
医疗备案:沪卫(中医)网审【2014】第20013号
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