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医保定点单位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基地
  •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员单位
  • 敬老工作先进社区单位
  •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会员单位
  • 诚信创建企业
  • 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公益项目定点医院
  • 浦东新区文明单位
  • 当前位置: 上海徐浦中医医院 > 中医肿瘤科 >

    长期吃 “隔夜菜”?亚硝酸盐超标,肠道黏膜易受损,增加肠癌风

    “很多人习惯将剩饭剩菜冷藏,第二天加热后继续吃,觉得‘不浪费’,却不知道长期吃隔夜菜,会因亚硝酸盐超标损伤肠道黏膜,逐步增加肠癌风险。” 徐浦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张晖指出,隔夜菜中的亚硝酸盐是 “隐形健康威胁”,尤其长期食用,会对肠道造成持续性伤害,需警惕并尽量避免。

    隔夜菜为啥会 “亚硝酸盐超标”?2 个关键因素

    张晖专家解释,新鲜蔬菜、肉类中本身含有硝酸盐,在储存与处理过程中,易转化为亚硝酸盐,导致含量超标:

    细菌作用:烹饪后的饭菜冷却时,空气中的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食物本身携带的细菌会快速繁殖,细菌中的硝酸盐还原酶会将食材中的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储存时间越长(如超过 24 小时)、储存温度不当(如室温放置过久),亚硝酸盐生成量越多;

    反复加热:隔夜菜加热时,虽能杀死部分细菌,但已生成的亚硝酸盐无法被破坏;若反复加热,还会加速食材中营养成分分解,间接为细菌繁殖创造条件,进一步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尤其绿叶蔬菜(如菠菜、白菜),硝酸盐含量本身较高,隔夜后亚硝酸盐超标风险更高。

     

     

    亚硝酸盐超标,如何损伤肠道、增加肠癌风险?

    长期食用亚硝酸盐超标的隔夜菜,会通过 “两步伤害” 威胁肠道健康,提升肠癌风险:

    直接损伤肠道黏膜: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刺激肠道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引发炎症;长期反复刺激会破坏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使肠道失去 “保护壳”,更容易受到细菌、毒素的侵袭,形成慢性肠道炎症 —— 而慢性炎症是肠癌的重要诱因,长期炎症会导致肠道细胞异常增殖,逐步向癌前病变(如息肉)甚至肠癌发展;

    间接生成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在胃酸环境下,会与蛋白质分解产生的胺类物质结合,形成 “亚硝胺”—— 这是公认的强致癌物质;亚硝胺会持续作用于肠道细胞,破坏细胞 DNA,导致细胞突变,增加肠癌发生的概率,且摄入的亚硝酸盐越多,亚硝胺生成量越大,致癌风险越高。

    3 个建议,远离隔夜菜的 “亚硝酸盐风险”

    为减少亚硝酸盐对肠道的伤害,降低肠癌风险,张晖专家给出 3 个实用建议:

    尽量现做现吃,减少隔夜:做饭时根据人数控制分量,避免剩余;若确有剩余,需在饭菜烹饪后 1-2 小时内(夏季 1 小时内)放入冰箱冷藏,且用密封性好的容器分装(减少细菌污染与交叉污染),储存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绿叶蔬菜最好当天吃完,不建议隔夜;

    加热彻底,避免反复加热:隔夜菜食用前需彻底加热(中心温度达 75℃以上),确保杀死大部分细菌,但需注意 “只加热一次”,避免反复加热,减少亚硝酸盐累积;加热后若未吃完,不建议再次冷藏,应及时丢弃;

    优先选择 “低风险” 隔夜食材:若必须吃隔夜菜,优先选择肉类(如猪肉、鸡肉)、根茎类蔬菜(如土豆、萝卜),这类食材亚硝酸盐生成速度较慢;尽量避免绿叶蔬菜、海鲜类隔夜,前者亚硝酸盐易超标,后者易滋生细菌,且加热后口感与营养损失大。

    偶尔吃一次处理得当的隔夜菜,对健康人群影响较小,但长期、频繁食用,尤其储存不当、反复加热的隔夜菜,会显著增加肠道损伤与肠癌风险。若长期有吃隔夜菜习惯,且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等肠道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排查肠道健康问题,早发现、早干预。

    (文章来源:39健康等网络健康科普平台)

    服务导航

    • 徐浦医院位置
    • 徐浦楼层位置
    • 徐浦预约通道
    • 徐浦就诊流程
    • 徐浦医生门诊
    • 徐浦在线沟通

    健康热线:021-6685 5555
    地址:浦东新区上南路4091号(近凌兆路)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00970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20585号-19
    医疗备案:沪卫(中医)网审【2014】第20013号
    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