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上海徐浦中医医院 > 中医肿瘤科 >
“很多肠癌患者术后不敢吃馒头、面条,担心‘不好消化’‘加重肠道负担’,却不知道选对类型的馒头、面条,其实是术后恢复期的优质主食。” 徐浦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张晖指出,肠癌患者(尤其术后)的主食选择核心是 “软烂、易消化、低刺激”,符合这一标准的馒头、面条,不仅能提供能量,还能减少肠道负担,助力术后恢复。
肠癌患者为啥能吃 “软烂的馒头、面条”?看术后肠道需求
张晖专家解释,肠癌术后患者的肠道功能处于恢复期,消化吸收能力较弱,对主食的需求集中在 “温和不刺激、易分解”,而软烂的馒头、面条恰好契合这些需求:
质地软烂,减少肠道摩擦:术后肠道黏膜可能存在创面,软烂的馒头、面条(如发酵充分的馒头、煮软的面条)质地细腻,不会像粗糙主食(如未煮烂的杂粮饭、干硬面包)那样摩擦肠道创面,降低炎症或出血风险;
易消化吸收,快速供能:馒头、面条的主要成分是精制碳水化合物,经过发酵或充分烹煮后,淀粉更易被肠道分解为葡萄糖,能快速为身体提供能量 —— 术后患者需充足能量促进伤口愈合、恢复体力,这类主食能高效满足需求,且不会给肠道带来过多消化负担;
低纤维,避免肠道梗阻:术后早期肠道蠕动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高纤维主食(如全麦馒头、荞麦面)可能因消化慢、体积大增加肠道梗阻风险,而精制白面馒头、普通挂面纤维含量低,更适合术后恢复期食用。

选对馒头、面条的 “2 个标准”,更适配术后恢复
并非所有馒头、面条都适合肠癌患者,张晖专家强调需遵循 “2 个选择标准”:
1. 馒头:优先选 “发酵充分、无添加” 的软馒头
选发酵充分的:发酵越充分,馒头质地越松软,淀粉结构更易被消化酶分解,如日常的白面馒头、老面馒头,避免选全麦馒头、杂粮馒头(纤维含量高)或硬面馒头(质地干硬);
避高糖高油添加:避免选豆沙馒头、奶油馒头、油炸馒头片等,这类馒头含大量糖分或油脂,会增加肠道消化负担,还可能影响术后血糖稳定(部分患者术后需控糖)。
2. 面条:选 “细面、煮软” 的清汤面
选细而软的面条:优先选普通挂面、龙须面(细且易煮软),避免选粗面、手擀面(煮后仍有韧性)或荞麦面、全麦面(高纤维);
煮至软烂 + 清淡调味:面条需煮 10-15 分钟至软烂(用筷子能轻松夹断),搭配清汤(如蔬菜汤、鸡汤去油),避免油腻汤底(如浓汤、红油汤底)或过多调味料(如辣椒、花椒),减少肠道刺激。
肠癌患者吃馒头、面条的 “3 个注意事项”
控制食用量,循序渐进:术后早期(如术后 1-2 周)从少量开始,如半个小馒头、小半碗面条,观察无腹胀、腹痛等不适,再逐步增加至正常量(每餐 1 个馒头或 1 碗面条),避免一次性吃太多导致肠道负担;
搭配易消化配菜:吃馒头、面条时,搭配蒸蛋羹、煮软的冬瓜、南瓜、去皮鸡肉末等易消化食物,保证营养均衡,避免只吃主食导致蛋白质、维生素摄入不足;
根据恢复阶段调整:术后 1-3 个月(恢复期)以软烂主食为主,3 个月后若肠道功能恢复良好(排便规律、无不适),可在医生指导下少量尝试全麦馒头、荞麦面等粗粮主食,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预防术后便秘。
肠癌患者主食选择需 “个体化”,若术后存在肠道狭窄、消化不良等问题,或对馒头、面条有不适反应,需及时咨询医生(如张晖专家)调整饮食方案。合理的主食搭配能为术后恢复提供能量支撑,帮助患者更快回归正常生活。
(文章来源:39健康等网络健康科普平台)健康热线:021-6685 5555
地址:浦东新区上南路4091号(近凌兆路)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00970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20585号-19
医疗备案:沪卫(中医)网审【2014】第20013号
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